老夫婦借錢贖房子

| | | 引用 (0)

本想著賣了手裏的房子就能還上從典當行借的新房首付款,沒想到新政一來,房子賣不出去了,還得借錢贖回抵押的房產。因為先買房後賣房,60歲的顧大媽這一個月著實經歷了一場擔驚受怕。

年過半百的顧大媽家裏共有兩套房子,一套是約80平方米的自住房,一套是50平方米的老房子。今年年底,已到適婚年齡的兒子就要娶媳婦了,4月初,老兩口兒看上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,想給兒子當婚房。開發商首付要60萬元,可老兩口手裏只有30多萬,於是,兩人決定先把手裏那套50平方米的房子抵押給典當行借款,然後再把房子給賣了,結清典當行的利息外還能富餘出裝修的錢。

於是,4月10日,顧大媽狠狠心在典當行裏辦了房屋抵押手續,只用了三天就拿到了30萬的抵押借款,高高興興地去付了新房子首付。接著,她就把家裏50平方米的舊房子,以90萬的總價在小區的仲介登記掛牌出售。本以為像這種南北通透的小板樓,要價也不高,肯定很快就能尋到買家,可誰知道,就在掛牌後的第二天,抑制房價大幅上漲的新政落地,原本熙熙攘攘的二手房仲介,很快就變得門可羅雀。到了五一小長假之後,別說賣出房子去,就連一個上門看房的人都沒有。“我每天都去仲介那打聽,看有沒有人想買我家的房子,哪怕價格再讓點都成,可工作的小夥子告訴我,因為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,市場成交非常冷淡,除非我肯割肉大跳價,否則短期內根本別指望找到買家。”

房子無人問津讓顧大媽和老伴很是低沉,更令兩個老人焦急的,是典當行裏的那份借款利率協議。按照協議的約定,這套50平方米的舊房子,每月要支付給典當行6000多元的利息,而且如果兩個月後不能按期還款,典當行就有權利將房子按照絕當處理,將其進行公開拍賣或以其他方式處理。眼瞅著日曆一天天向六月靠近,老兩口每天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。“要是再賣不出去,每天干等著支付利息不說,房子也要被收回了!”萬般無奈之下,兒童節之後,老兩口只好求親戚、告朋友地東借西湊,總算在10日前把錢湊齊,去典當行贖回了自己的房子。“我這一輩子都沒伸手管別人借過一分錢,這次真的難為死我了。”顧大媽長出了一口氣說,第一次進典當行是為了買房,第一次伸手借錢居然是為了贖房。樓市新政前後的這兩個月,家裏既經歷了買房的喜,也經歷了抵押房子的憂,還常常為趕上高房價“最後一撥兒”感到悲哀,真感覺像打翻了調料瓶,五味雜陳。

失支柱 借錢度日

| | | 引用 (0)

「佢係家庭經濟支柱,冇咗佢乜嘢希望都冇晒,一家人好似等死咁!」劉太多番哭訴,現時丈夫需靠呼吸機協助呼吸,「肌肉都萎縮晒,執番條命都再開唔到工」。劉太流着淚坦言,丈夫未出事前每到月底都是「一餐炒飯,一餐公仔麵」過日子,現更需向銀行借錢支付丈夫的醫藥費,目前只靠女兒每月五千元的月薪「連租都唔夠交」。因丈夫與兄弟聯名「有幅太公地」而被拒申領綜援,劉太斥指「政府也都幫唔到」,現只好見步行步。東方日報慈善基金了解情況後,已撥出二萬元緊急援助金,協助劉家暫解燃眉之急。

「十幾廿年來都冇飲過一餐」劉太細說,一家三口本租住偏遠地區的村屋,為方便女兒上班,七個月前才以六千三百多元租住一大廈單位,以丈夫萬多元月薪只勉強支持,但每到月底便會「唔夠錢買餸」,有時還需要借錢。劉太無奈指,女兒早前覓得工作「叫老竇唔好成日開夜,自己可幫補家計,點知唔夠兩個月老竇就搞成咁。」

擁「太公地」家貧難申綜援

家庭經濟拮据,劉太卻苦不能申領綜援解困。她指,丈夫與兄弟聯名持有「太公地」,礙於經濟問題又未能建屋,「依家只係爛地一塊,但因為有呢幅地就唔可以申領綜援」,醫務社工亦只冷血地着女兒申領單人公屋,「唔通叫個女掉父母落鹹水海?」

劉太表示,因擔心丈夫病情,服用安眠藥亦無助入睡,最壞打算是「蝕兩個月按金都要搵平地方搬」,自己做兼職卻又擔心沒有人照顧丈夫,形容「唔知點算,條條都係死路!」。